找到相关内容20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集量论释·现量品》[一]

    那论师晚年时集纳自己平生有关量论的零星著作编写而成的,是新因明的集大成论著。忏华(约1885-1978)说陈真谛(499-569)曾翻译出过本论(见福建莆田广化寺印《佛教各宗大意》117页),但查无...

    轨范师域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4438613.html
  • 现代因明之人物

    独特体系。又大力提倡居士佛教。其学术思想由儒入佛,而后由佛摄儒。主张以佛法为体,孔学为用。著作有《竟去内外学》二十六种、三十余卷。从其学佛者有梁漱溟、熊十力、吕澂、王恩洋、忏华等。 熊十力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4838616.html
  • 二十年来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现况与未来展望

    唐大圆、王恩洋等,有学术界的梁启超、胡适、陈寅恪、汤用彤、忏华等。这一阶段佛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,是在继承传统的考据学方法的基础上,结合文献学与历史学的方法,对佛教史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地研   页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3942783.html
  • 20世纪天台判教研究综述

    :《中国佛教史》,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影印本,上海书店,1989。  [2]忏华:《中国佛教史》,上海文艺出版社,1990。  [3]太虚:《教观诠要》,相关思想见郭朋著《太虚思想研究》,中国...

    韩焕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043194.html
  • 佛教史的研究编写

      在居士界,曾任武昌佛学院教授的史一如(1876~1925),曾编过《中华佛教史》、《印度 佛教史》、《各国佛教史》作为该院教材,大多据日人著述编译而成。忏华的《中国佛教 史》(...论著集· 苏晋仁序言》。)。中国佛教协会编《中国佛教》,是为斯里兰卡佛教百科全书撰写的辞条 ,出于教界一流学者吕澂、法尊、忏华等人的手笔,其第一册《中国佛教史略》、《中外 佛教关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946965.html
  • 极乐寺《龙藏经》

    社,1981)页917,264。  7。参考忏华,《中国佛教史》(台 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,1974)页351-353,亦参以下注12。  8。仝注4。  9。仝注1,卷 十,《外纪 琐录 前清...

    王琛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0949061.html
  • 僧学之兴办

    忏华等。1924年夏,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,与欧阳渐一夕晤谈,敬佩不置。并与欧阳渐面约,将选派三十名印度学者入内学院就学,觅回丧失两千年的印度国宝,后因故未能付诸实行,但内学院影响之广,也足见一斑了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251988.html
  • 文化佛教徒

    近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单看当时的支那内学院,可谓学人咸集、群贤毕至:吕澄、王恩洋、忏华、陈铭枢、熊十力皆位列欧阳门下,梁漱溟、汤用彤及梁启超亦从之而问学。后来梁启超、汤用彤、梁漱溟、熊十力等至...

    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455210.html
  • 佛教与中国第二次大转型

    欧阳渐、太虚、章太炎等。在佛学造诣上以太虚大师与欧阳渐居士最为出。欧阳渐在金陵刻经处设支那内学院,门下亦是众多:如吕澄、王恩洋、聂耦耕、忏华、陈真如、熊十力、梁漱溟、汤用彤等。梁启超也在此学习二十余...  乌目山僧人与栖云和尚  乌目山僧人法号释宗仰。他与章太炎、蔡元培、吴敬恒、蒋智田、蒋维乔、炎培等,组织中华教育会,出任第二任会长,并在《苏报》上著文鼓吹革命。  1903年,“苏报案”发,章太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855229.html
  • 关于研究佛教禅学史的一些问题

    者。这就能充分说明在达摩来中国之前,类似达摩禅在中国已十分流行。  四、如来禅与祖师禅  按照早期学者忏华《佛教各宗大意》、万叔豪注杨仁山《佛教宗派》等著述的解释,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区别、内涵通俗易懂...、修养才能成为善——天人合一境界。此外,中国远古哲人提出的”坐忘”,即主客观融合为一。这种祈求境界可以说是中国禅的萌芽。中华民族自羲、、尧、舜起,就建立起一个全民族共同遵循的代代相传、心心相印的道或...

    高令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1761674.html